导航切换

联系电话:
010-85868551

二维码
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动态>>行业要闻

教师节|百年风华看老师

日期:2021-09-12 08:52:05


01

启蒙:立国之本


1919年5月4日,一股新风潮在中华大地掀起——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提倡民主、反对专制,提倡科学、反对迷信,在先进知识分子和青年人中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,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,冲决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,带来了各种思想生动活泼的涌流,教育也随之发生变革。


陈独秀、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,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,在艰苦探索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,接受并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,进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。



1


五四风雷,点燃思想启蒙火种


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:“五四运动,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,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。”


20世纪20年代前后,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思想大量传入中国,激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革热情。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,各种教育思潮、教育运动和教育实验层出不穷,大大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。


革命伟大先驱李大钊曾言:“思想启蒙不能空谈,要从具体做起,着眼大众生活。”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教育观念向个性化、平民化、实用化及科学化转变,即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教育,都能发挥长处,能够把教育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相联系,把科学精神引入到教育中。


在教育内容改革上,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。白话文的推行为现代思想的传播、教育的普及扫清了语言文字的障碍,更出现了《狂人日记》、《女神》等优秀的白话文作品。


人民思想的觉醒,也是中国的觉醒。


图片



2


扫除文盲,提高全民文化水平 


扫除文盲是社会进步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,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事关国家、民族的前途和命运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,通过实际考察湖南的农民运动,认为“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民,这个里面,最大多数是农民”,办农民学校成为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中的主要任务。


至此,长达近五十年的扫盲运动就此拉开序幕。


新中国成立后,共掀起过3次声势浩荡的扫盲运动。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规划,1951年冬季起,人民群众利用冬季农闲的时间组织了“冬学”,这成为农村扫除文盲的重要方法之一。当时的田间地头、街道厂矿、部队边疆,到处都是学文化的人民。


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后,儿童入学率有了明显的提升,这也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——传统观念中大人教小孩的情况逐渐被颠覆,取而代之的是刚读书不久的孩子,反过来教半辈子大字不识的大人。


图片


扫盲运动的成功,与小学教师队伍的壮大密不可分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小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,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中师生(中专师范生),这一称呼渐渐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中。这一群体在毕业后分配回本县各地,像蒲公英的种子一般,在祖国大地落地生根,发芽生长,开花结果。他们把先进的思想、文化撒播在祖国的城市乡村、山山水水,不断地充实、更替着教育事业的有生力量。


经过近五十年的不懈努力,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,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,文盲比率由1949年建国之初的80%以上下降至2000年的6.72%,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绩。


在全民文化水平提升之后,教育得以向着更深层次发展。


图片


02

发展:强国之基


自恢复高考、改革开放以来,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教育,从希望工程建设、乡村教育扶持、免除乡村学杂费,到推进教育均衡、教育公平,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,为强国之路打下坚实基础。



1


恢复高考,无数人的命运就此改变


1977年10月21日,被按下了十年之久的高考暂停键被再次重新启动。1977年的那个冬季注定不凡,它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冬季高考,570万人怀着振奋的心情踏上考场,尽管以当时的条件,只有不到30万人能够入学,但却鼓舞了全国上下的有志青年重新捧起书本,投入到科学理论的学习中去。


从文革时期的《工基》、《农基》,到后来的《数理化自学丛书》,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考察;从推荐学生上大学,到选拔学生上大学,提高人才选取效率;从规定年龄上限,到取消年龄限制,放宽条条框框的硬性规定。


高考的恢复,不仅仅是招生制度的改革,更是否定“两个凡是”突破口,挣脱思想的枷锁,奏响改革开放的新序曲。或许对于年轻一辈来说,高考是年少岁月里“焦虑”的象征,但在那个年代,高考是公平竞争、择优录取的代名词,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成为了当时的主流风尚;人才开始流通,“知识改变命运”成为至今都流行的口号。


图片



2


均衡教育,从“没学上”到“有学上”再到“上好学”


伴随着改革开放,文化教育再次被重视起来。1978年1月11日,教育部颁发了《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的通知》,切实办好第一批重点中小学,提高教育质量,也为全国建立中小学提供了学习的榜样,对国家整体的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指示。


同年5月27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》颁布,首次提出在全国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。经过八年的努力,到1986年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的颁布,正式以国家立法的方式,确立普及义务教育制度,发展基础教育,进入依法治教的新阶段。


尽管重点小学的建设使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,义务教育制度减轻部分学生的入学压力,然而,教育依然无法涵盖到部分山区、农村等贫困地区。


为了打破贫穷、偏远等层层壁垒,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坐在教室里学习。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“希望工程”项目,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、民间动员海内外广泛收集资金,建立希望工程基金。断壁残垣被窗明几净的小学所代替,孩子迷茫的哭声被朗朗书声所覆盖,希望工程就像是黑夜里的一束光一样,指引着失学儿童回归课堂,回归教育。


20世纪末,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目标终于实现了。


图片


义务制教育的实现让每个适龄孩子“有学上”,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孩子都能“上好学”,着眼现实,城乡之间教学设备质量参差不一,教师专业水平也难以达到一致,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教学水平,城乡之间出现了极大的不均衡。


为了改善这种不均衡、不平衡,2005年5月25日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同年12月24日,国务院发出《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》,增加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,部分免除农村地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、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,使得学生乐意上学,老师愿意教学。


教育均衡、教育公平之路任重而道远。在随后的几十年里,国家不断根据现实情况修订、更改、增设新的法律制度,不断完善基础教育建设,我国教育欣欣向荣,从小小萌芽成长为参天大树。


从“没学上”到“有学上”再到“上好学”,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稳步向前,不断深入,层进式发展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志有为的人才投入到我国复兴建设中去。


03

变革:优质跨越


进入新纪元,全世界加快发展步伐,但教育似乎跟不上时代潮流,出现了教育内容偏难、偏旧,以筛选和淘汰为目标的考试评价方式,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等问题。在此背景下,国家提出改革基础教育课程,以应对未来的挑战。在20年的时间里,党始终坚持吸纳先进的思想理念,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让教育走向优质,实现跨越。



1


课程标准修订,培养新时代人才 


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基础载体,为了更好地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,我国先后启动了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,二者顺应时代发展之势,重视对学生适应时代所需能力的培养。


2001年,我国第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开始于世纪交替之际,本次改革以课程与教学为主。课程是社会政治、经济,尤其是文化科技发展,对人们素质要求的集中表现。《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(实验稿)》)自2001年颁布实施以来,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
2011年,为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,根据教育部要求,对《标准(实验稿)》进行修订。本次修订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,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,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,突出课程的基础性、时代性和应用性,注重增强《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的指导性、规范性、可操作性与评价性。


图片


2014年,教育部正式启动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工作。2018年,新一轮修订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发布,重新明确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,即由追求升学率到服务人生;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,根据学生的潜力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;增强制度建设,为走班提供后续保障。


此外,这轮课程标准修订首次提出九大学科的核心素养,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中。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,为从知识教学到核心素养培养搭建了桥梁。 



2


育人模式改革,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 
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围绕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深刻回答了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根本性问题。此后,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,党中央、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不断深化对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回答。


2012年,在党的十八大上,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,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。以立德树人为导向,国家开启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征程。


2014年,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,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,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。新高考改革是育人模式变革的一次重要尝试,为培养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人树立了指挥棒。


2016年9月,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总体框架发布,从文化基础、自主发展、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“学生应具备的,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”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为“培养什么人”提供了更明确并具指向性的回答。


图片


2019年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》,从构建全面培养体系、优化课程实施、创新教学组织管理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、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、强化师资和条件保障这六个方面的任务改革入手,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发展。


同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》。要求坚持立德树人,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;坚持“五育”并举,全面发展素质教育;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,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;按照“四有好老师”标准,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;深化关键领域改革,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;加强组织领导,开创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。


基础教育改革的20年,是教育实现优质跨越的20年,为实现强国之梦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
04

面向未来:构筑强国之梦


2019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。该文件面向未来描绘教育发展图景,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,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、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。


文件提出了2035年的教育远景目标:到2035年,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,迈入教育强国行列,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、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。


留心观察可以发现,近年来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正在明显加快,从课程、教学、评价、师资建设等各个层面频繁出台教育政策。2021年年初,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,对中小学睡眠管理和作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,七月份更是出台了“双减”政策,力度之大,决心之强,都让我们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。


最后,祝广大辛勤的园丁们,教师节快乐!